必去啦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啦 > 大秦帝国风云 > 52、血战尧山(9)

52、血战尧山(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必去啦 www.biqulas.com,最快更新大秦帝国风云最新章节!

且说李牧大军南行欲图攻击上党,可察觉秦军已经探知大军行踪后,李牧引赵国兵马立即就退了回去,唬得占据井陉关的秦军立即排兵布阵、修筑营垒,准备迎击李牧军东行前来挑战,不成想赵国兵马又缩回了晋阳城,战事并没有发生,只是虚惊了一场。这是为何呢?

原来,是此时的天气已近深秋,冬季快要来了。冬天积雪封路、物资补给困难、天寒地冻本不利于征战,唐代大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文中也曾写到:“”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可见冬季作战是很忌讳的事情。

不过也有例外的,比如武王伐纣的具体时间,后世专家学者通过深入研究典籍及古代青铜器铭文的记录:“昔武王克商,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晨在斗柄,星在天”、“岁(木星)在北方”、“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早晨),岁鼎克昏辰,夙(日出)有商”(岁鼎克昏”是指岁星、昏星(水星)位于金星的两侧,三星鼎足)、以及“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运用天文学计算大致确定其时间应在初冬或隆冬季节,极可能就是公元前1046年至1025年期间,这已经是非常的精确了。

再比如秦军当年围城邯郸,也度过了漫长的冬季,给自身后勤补给造成了严重困难。并因此发生了前方围城部队的一次哗变。

李牧心知这次两军交战注定会相持日久,已经失去了战役发起的突然性。他也不想打与秦军的长期冬季对垒战,故此引军返回、准备伺机再战。

李牧的判断是准确无误的。上党秦军布下的确实是个口袋阵,井陉关也猬集着秦军精锐的重甲兵团。北风吹拂、晋地的气候也很快就变得寒冷起来。现在,李牧回晋阳城整军休养了,见李牧军没有啥动静,反而轮到驻守井陉关城的秦将张唐、辛胜等人按捺不住了。

他们的目光瞄准了上古郡,上谷郡的首府上谷就是今日的河北保定市,一个自古至今的战略要地。上谷郡曾经为燕国北长城的起点,其地北以燕山屏障沙漠,南拥军都俯视中原。东扼居庸锁钥之险,西有小五台山与代郡毗邻,汇桑干、洋河、永定、妫河四河之水,踞桑洋盆地之川。所辖范围大致包括今张家口市怀来县、宣化、涿鹿县、赤城县、沽源县以及北京延庆县等地。后来,赵国从燕国手中夺取了上谷,它也成为赵国腹地与北部雁门(蔚县)、代郡(晋地代县)相连接的通衢要道。井陉关一旦失守,在晋地的赵国兵马就只能通过上谷走北路与赵国本土联系并获得补给,掐断了上谷,也就掐断了赵国晋地兵马的生命线。

那时候。上谷郡所辖的地方主要是唐(河北唐县)、曲阳、望都,这和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联系在了一起,他就是尧帝。

史载: 尧生在丹陵伊岐山(今日河北顺平县境内),尧封唐。尧山在北,唐水西入河,南有望都。尧山南有庆都山, 传为尧母庆都出生地 , 庆都逝后葬于望都, 望都之名即由于尧帝登尧山望都山而来。尧在被推举为天子之前为何会封在唐呢?

传说尧是黄帝的曾孙帝喾的儿子, 本名放勋。帝喾去世后, 放勋的长兄挚继承其帝位, 在放勋十五岁时被封为唐侯。 后来。因为挚治理国家不利,天下人都推崇尧。挚就让位于弟弟尧了。

后来,尧帝为躲避水患。率领部族西迁到晋地,在平阳(临汾)或晋阳(太原)先后建立都城,后来又再次东迁。因为早期封地在唐,后人称其为唐尧。唐尧即位后, 定历法, 施德政, 抗天灾水患, 建国制, 选贤能, 政绩斐然,深受万民拥戴,最后禅让天子之位与舜,二十八年后去世,天下三年为之举哀。

尧帝主要在晋地、今日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活动,留下了不少的历史遗存,除了伊岐山,仅这些地方及周边的尧山就还有很多处。比如今日河南平顶山市附近的尧山,河北隆尧县的尧山、陕西蒲城的尧山、山东省临朐县境内的尧山,这些也都是真实的尧帝活动地域。

我们这里要提到的尧山是赵国上谷郡的尧山,即伊岐山。

伊岐山并不太高,但在太行山麓的冲积平原上也属于鹤立鸡群了,也就是一个兵家争夺的军事制高点。

伊岐山顶上修建有祭奠尧帝的祠宫,山下还修筑有供奉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和女娲的庙宇和祠堂。传说女娲是上古时代在华胥国之人、伏羲之妹,传说女娲与伏羲兄妹相婚,教人民结网渔猎,占卜八卦,并建立了婚姻制度。她制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于是人们又奉女娲是音乐鼻祖之一。

至于神话传说就玄乎多了:说伏羲女娲都是人首蛇身,他在伏羲去世之后代替伏羲统治部众,“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延烧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留下了女娲补天的著名神话故事。

还有的更炫一些:共工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

甚至还有女娲创造人类的神话故事即“抟土造人”:女娲取了一些黄土,掺些清水和泥巴,然后用水照着自己的形象捏了一个小人。往地下一放,这小人竟然活了。围着女娲又唱又跳。女娲又继续用手揉和掺了水的黄泥,造了许多男男女女。最后为省事索性她拿起一根草绳子。蘸上泥浆一甩,泥点溅落成了小人。自此,女娲手捏的人高贵、泥点变的人低贱。

现在有好事的人根据《山海经.大荒西经》一句无稽之谈的记载:“(中原)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考证出共工当年撞倒的不周山也许是帕米尔高原的山脉或昆仑山、贺兰山、天山、阿尔泰山等等。其实根据西北海的记载,非巴尔喀什湖即是里海,不周山倒更应当是黑海、里海之间横亘、两头入海的高加索山脉!

所以。我们要追溯华夏民族的起源,眼光就决不能仅仅局限于现在的中华版图。史载黄帝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而少昊、颛顼、帝喾、唐尧、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这些后裔大都在黄帝到尧、舜、禹时期都已独立脱离黄帝母族,建立了大批的氏族方国和部落,有了独立的姓氏;后来,周武王(姬发)从陕西东出中原建立了周朝,分封诸侯或方国。其中姬姓国53个,这些姬姓国以国为氏,于是后来形成了中国的大多数姓氏,中国人就自称为“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而据《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西经、大荒东经。意即北方的北狄、西方的犬戎、东方的东夷都是黄帝的后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