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见大奶奶撩起帘子进来,四处瞧了瞧,笑问:“七妹妹没这里?”
明玉道:“刚才走了。”
说着起身让座,吩咐香桃倒茶来。大奶奶坐了下来,因见屋里大伙脸色不佳,不免好奇,问道:“怎么了?”
明玉扯出一抹笑,摇摇头道:“没什么。”
大奶奶疑惑却也没继续追问,道:“我想着七妹妹兴许还十三妹妹这里,没想到她已经走了,我这里还有一样东西要给她呢!”
说着吩咐身边丫头把东西拿进来,大奶奶道:“这是前儿得料子,夏天做衣裳穿,不收汗,还透气又凉,我们大人倒罢了,小孩儿受了热,身上要生红疹子,夜里发痒只哭闹不肯睡。”
“大嫂留着给望哥、南哥做衣裳吧,还想着衍哥,他们两个年纪也小。”
“他们两个也有,这两匹,一匹给衍哥,一匹给宪哥。”说着顿了顿道,“想必七妹妹是去老太太屋里了。”
吩咐丫头送去二门上,一会子好叫明珍带回去。却忍不住道:“已一年没见过宪哥,不晓得长高了没有,一匹料子够不够。”
明玉就说衍哥衣裳多,不如一并都给了明珍,大奶奶又笑道:“宪哥再怎么长高,一匹料子也能做一身衣裳,这个既然给了衍哥,十三妹妹就收着。”
明玉道了谢,大奶奶吩咐丫头拆开包裹着料子棉布,明玉没想到竟然是冰丝。摸上去很是光滑,又柔软,少不得又谢了一回大奶奶,大奶奶笑道:“我暂且也没别好东西,倒是带过两个小孩儿,晓得夏天对小孩儿来说是遭罪。”
接着就说起如何带孩子话题,少不得又提到宪哥,明玉始知,宪哥竟然一直养寒山寺!
“……为了宪哥,七妹妹也不晓得买了多少替身,竟都不管用,后还是把宪哥养寺庙里才好起来。”
“不是说老太太身边养了些日子就好了些么?”落英疑惑地蹙着眉头道。
大奶奶叹道:“哪里是养好,不过用药保着,看起来有些气色,身子骨也长胖了,可抱着却无分量。终究是自个儿骨肉,是好是坏,哪是那么容易割舍?七妹妹又不放心把宪哥单独留这头,少不得自个儿也留下,不能去京都。王家事多,也不曾打发人来过问。我从京都回来时,七妹妹就问过我京都王家事,可我哪里晓得?不过见了一回王夫人罢了。”
那一次是五奶奶儿子洗三礼上,且王夫人表现,大奶奶也不好与明珍说,索性就说没见过,不晓得。
因此,明珍才特意来明玉这里说了这些话。别说明玉、大奶奶,王家事怕是身京都五奶奶也不清楚。可明珍却认为,明玉会留意去打听,就为了看她笑话。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说了一会子话,云妈妈抱着要吃奶衍哥回来,大奶奶趁机起身告辞。
淮安距离苏州到底有些路程,明珍午饭也没吃就走了,上了船,杜嬷嬷怕她饿,就吩咐丫头端了点心出来,劝着明珍好歹先吃些垫垫底。
明珍哪里有胃口,看了一眼就叫端下去。杜嬷嬷少不得又温声细语地劝:“姑奶奶身子骨才将养好,又这么饿一顿饱一顿如何使得?不为别,也要为宪哥想想,姑奶奶您自个儿也说,没娘孩子命苦……”
不提宪哥还好,一提宪哥,明珍就想起衍哥来。还不足半岁孩子,看起来竟比宪哥七八月大时还壮实。
杜嬷嬷见她脸色不对劲,也意识到自个儿说错了话,忙改了口道:“姑奶奶那会子不好,太太没少操心,眼下太太不好,可就指望着姑奶奶了。”
明珍也不说话,船已开动,帘子被风撩起。她顺着望出去,不觉就想到那日她风光出嫁,前后跟了**只船,而现,薄雾渺渺间只有这一只孤零零地河上徘徊,仿佛彻底被人抛弃而任其自生自灭。
灯下,清瘦而纤细手掌慢慢摩挲着小孩儿脑袋,如魔音似重复:“宪哥,你一定要争气,你爷爷、奶奶、爹爹都不要你,你一定要为娘争口气……”
小孩儿年纪小不明白这话意思,可小孩子却十分敏感,乌黑眼珠子似是蒙上了一层水气,有些害怕地望着头顶上面容看起来有些狰狞娘亲。虽然心里害怕,却也不由得朝她怀里扑去,好像除了这个娘可以依靠,他就再也没有可以依靠人了。
徐之谦、杨大爷都是能说会道,虽每天也只来陈老太太这里请一回安,停留时间不长,却次次都能让老太太心情大好。
这一日陈老太太还特意留下两人花厅吃饭,吩咐厨房做了一桌席面,也不让四老爷或四爷作陪,她老人家让吴妈妈扶着去了,一边吃酒,一边听徐之谦细说出海逸闻趣事。
她是老人家又是老祖宗,不必忌讳男女不同席,秦氏、明玉就由大房安排了吃食,四太太才从京都回来,说来是回家,到底去了好些时日,这几日除了陪秦氏,就忙着收拾屋子,以及处理去京都后家里存下来庶务。
大太太这头也弄了一桌席面,客客气气请秦氏,“若不是老太太今儿有了兴致和徐小爷、杨大爷说话,我竟没机会请夫人。”
明玉、秦氏住陈老太太寿嬉堂,一日三餐也都是跟着陈老太太吃,别说大太太,四太太也还没来得及正儿八经四房那头请秦氏吃一顿饭。
秦氏客气一番,大奶奶就进来禀报:“已预备齐全了。”
大太太起身请秦氏、四太太移步,明玉同样作为客人,也被邀请坐了下来。秦氏就说随意些,也叫大奶奶坐下来,大奶奶得到大太太首肯,才挨着明玉一边坐一边笑道:“也不晓得那两个人如何就哄得老太太这样高兴,我刚才打发嬷嬷去瞧,嬷嬷回来说,老太太跟前还摆了酒杯。”
陈老太太礼佛,若不是秦氏、明玉来了,这几日她又该去庙里吃斋了。本来就不爱饮酒陈老太太,随着岁数越来越大,几乎不沾酒。
大太太听了就紧张,忙朝身边大丫头道:“过去给服侍说一声,莫要吃多了,她老人家惯常不饮,猛然吃多了,身子可受不住。”
大奶奶笑道:“太太别着急,吴妈妈、锦年是老太太身边伺候多年,自是明白,若一时忘了,儿媳也打发人去说了。”
大太太放下心来,却仍旧把眉头蹙着:“就怕那两个一味地要老太太高兴,劝着多吃。”
正说着,大奶奶身边嬷嬷返回来,大太太问起花厅情况,嬷嬷笑道:“桌上不过摆了门面酒,徐小爷弄了些外国人吃茶来,这会子又品茶说道去了。”
大太太忍不住笑起来:“这个徐小爷,年纪不大,花样却多。我们家这么多孩子,能说会道老太太说滑头不务正业,不爱说话,她老人家又觉得闷,真正自家子孙千好万好,都不如人家好呢!”
四太太、秦氏应景儿笑了笑。
一时饭菜上桌,大太太招呼秦氏,大奶奶招呼明玉,一边吃饭一边说些家常话。因花厅那头常有趣事传来,这屋里服侍也被勾了魂儿似,服侍心不焉,大太太说了两句,大奶奶、秦氏帮着说了两句好话,事儿截了过去。
大太太自个儿也笑道:“老太太难得这样高兴一回,倒该叫咱们家这些孩子跟着学学,没得那两个一走,老太太反念叨起来一时放不下。”
大奶奶玩笑道:“若叫那徐小爷做了老太太孙女婿,岂不两全其美?”
明玉一口饭差点儿喷出来,陈家还没嫁姑娘,除了明珠,就是今年才六岁明瑶。明瑶这个年纪徐之谦能等么?至于明珠……她心里一动,该不会老太太真有这个意思吧?
不觉就看了一眼四太太,四太太亦几不可见地蹙了蹙眉头。徐之谦来淮安后,秦氏、四太太跟前和杨大爷一般皆以小辈侄儿自居,明玉也未曾陈老太太跟前隐瞒楚云飞与徐之谦交情,倘或老太太真有这个意思,说不得会找她们商议。
大太太瞪了大奶奶一眼:“这话岂是能混说?”
大奶奶忙惶恐自责道:“儿媳一时口误。”
即便是玩笑也不能混说,明珠待嫁婚事略略受挫,三太太被老太太管了些日子,行事愈发没了章程。不管大事小事,三房事都不能沾惹上一星半点儿。
却由不得心里嘀咕,陈老太太把明珠事拦下来,近一年功夫,没个结论不说,还碰了一鼻子灰。明珠只比明玉小半岁,眼下明玉儿子都半岁了。
------题外话------
总而言之,与电信交涉下来,小果再一次领会到——我们都是生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到者之下!
言归正传,等一会还有一章,算是补上昨天没!</P></DIV>
<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