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一句话所说:不做,不代表不会。
“那此事?”
“就、就这么定了。还要麻烦先生,去、去后勤上一趟,找辎重营,多备点鸡鸭猪羊,也、也好明日上午送去吴营。”既然说是代替邓舍犒赏吴军,自然需要拿出些东西来。
“是。”
潘贤二转目又瞧了一眼不远处的佟生养诸将,问道:“敢问大人,可选定出征的主将与营头了么?”
“此、此去徐州,是长途奔袭,兵、兵贵神速,俺打算选用胡忠一部。”
“胡将军部皆骑兵,用来攻城?”
尽管胡忠的部下皆为汉卒,本来很多都是从步卒转为骑兵的,但徐州乃是一座大城,不比楚丘,只有骑兵去攻打?怕是不易。
赵过颔首,说道:“所、所以,再调杨万虎部。……,主将,就由杨万虎担之,胡忠为副。”
潘贤二掐指计算,说道:“杨将军部皆为步卒,善攻坚,能野战,实为我海东步战之精锐。加上他,估计应该差不多了。只是大人,不知打算调派胡将军部多少人?”
“千、千骑。”
不能调太多,如果调太多,单州就围不住了。
“胡将军部千骑,杨将军部现在单州前线的有两千来人。……,大人打算只用三千步骑去攻徐州?”
“不、不然。楚丘高延世部,俺、俺已遣人送去军令,叫他不必回营,便、便就地驻扎,等待杨、胡到达,一、一起前去徐州。并再从之前遣去楚丘的换防步卒中以及傅友德部里抽调部分人马,也、也加入其中。”
“总计?”
“四千六百余人。”
将近五千人。照常理说,用这么些人打徐州,还是有点不够。
须知,当年脱脱攻徐州,动用的人马何以万计!当时他麾下有号“黄军”者,只这一路就号称“六万”。当然,其中有不少的虚头水分,并且这路所谓的“黄军”,全都是临时招募来的,并没有经过什么操练。但声势却也可想而知了。饶是如此,尚且在徐州城下鏖战多日,方才战败了芝麻李,拿下了徐州城。
现如今,尽管燕军俱皆精锐,绝非“黄军”之流可比,但是,只用这不到五千人,能打下徐州城么?
潘贤二说道:“徐州一城,守将两人。陆聚者,蒙元之枢密院同知;宋兴祖者,士诚之元帅。守军号称五万,充其量五六千人,其中能战者,又至多一两千。且,早年经脱脱屠城,城中百姓不多,城墙也多有毁坏,纵有修葺,总是难比当年了!大人运筹帷幄之中,杨、胡、高诸将,又皆我海东骁勇,此次长途奔袭,并又出其不备。虽不到五千人,但以卑职推断,必然能够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行了一礼,“先为大人贺喜!”
张士诚归降了蒙元,一方面有得利,另一方面也有付出。
他的付出,自然便是每年都需要朝大都运送粮食;而他的得利,则就是却也能因此得到境内很多蒙元势力的承认。便比如徐州,其实原本是在蒙元的控制下,但就因为他投降了,而挨着徐州的山东等地又一直红巾遍布,故此,算是暂且归了他管。这看起来不错,但内中却也有不稳定的因素。一座城池,两方守军。无事便罢,倘若一旦有事,到底说了算?该听谁的?守将定然不和。守将一旦不和,城守就岌岌可危了。
这徐州的两员守将,宋兴祖不必多说,士诚麾下的一员骁将。
陆聚,可以说是徐州的地头蛇了。
早在脱脱破徐州后,他就在当地“抚戢流亡,缮城保境”,颇有威名,以致“寇不敢犯”。若只他一人守城,或许是个对手,但现如今加上了宋兴祖,因了上述的原因,潘贤二反而不以为意了。
又有脱脱屠城,当年把百万人烟的一座徐州城屠杀了一个干干净净,直到多年后,还是城狐社鼠,杂草遍布,几无生人。虽有陆聚的苦心经营,到底是比不上昌盛之时了。城中人少,守城时就难免力有不逮。
赵过笑道:“说、说到运筹帷幄,先生才是当之无愧。”
这一次取徐州,所用的计策正是潘贤二所献。
也正是因了他这计策之妙,赵过才敢大胆地用不到五千人去攻取徐州!
说一千,道一万。不管客观情势对己方多么的有利,要想万无一失地取胜,这“客观”,却绝不是可以依赖的对象,还是需得全靠“自己”!
却又不知,潘贤二到底献上了何计?又与刘基所献给朱元璋之取徐州计有何不同?如果能有机会比较一下,又究竟哪一个能够胜上一筹?
--
1,黄军。
“有淮东元帅逯善之者,言官军不习水土,宜募场下盐丁,可使攻城,乃以礼部郎中逯曾为淮南宣慰使,领征讨事,募濒海盐丁五千人从征徐州。又有淮东豪民王宣者,言盐丁本野夫,不如募市中趫勇便捷者可用,脱脱复从之。前后各得三万人,皆黄衣黄帽,号曰黄军。”
2,陆聚。
《明史》有传,较长,就不列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传》里称赞他“聚所部皆淮北劲卒,虽燕、赵精骑不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