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的生产工艺主要可以分成七个步骤:芽,磨碎,酵,蒸馏,陈年,混配和装瓶。
芽是指先将去除杂质后的麦类或谷类浸泡在热水中使其芽,其间所需的时间视麦类或谷类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而言约需要一周至二周的时间来进行芽的过程,待其芽后再将其烘干或使用泥煤熏干,等冷却后再储放大约一个月的时间,芽的过程即算完成。只有苏格兰地区所生产的威士忌是使用泥煤将芽过的麦类或谷类熏干的,因此就赋予了苏格兰威士忌一种独特的风味,即泥煤的烟熏味。云州的整体勘探尚未完成,云州南方也没有现类似的泥煤资源,用的都是从黎阳运来的泥煤来做实验,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其他材料,不一而足。暂时云州南部也只有那么几种麦芽,烘干材料组织得也有些仓促,不过本来叶韬和谈玮馨就是在尝试工艺的可行性,威士忌这种酒可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弄出完美的风味的。
一般来说,磨碎要在特制的不锈钢槽中进行,将存放经过一个月后的芽麦类或谷类加以捣碎并煮熟。这其间所需要的时候约8至12个小时,通常在磨碎的过程中,温度及时间的控制可说是相当重要的环节,过高的温度或过长的时间都将会影响到麦芽汁的品质。这方面也没什么说的,叶韬和谈玮馨都不知道什么温度合适,唯有让老师傅们自己掌握,让辅助他们的学徒们记录详细的数据,反正叶氏工坊的指针式的温度计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同样不知道到底应该用什么酵母,这个很机密的环节也只能*自己摸索,到了这个环节,农庄里已经积累了几个环节不同类型的样品分支近百种了。
而叶韬和谈玮馨这次来农庄,主要就是为了进行第四个环节:蒸馏。一般而言蒸馏具有浓缩的作用,这时的威士忌酒精浓度约在6o%-7o%间,被称之为“新酒”。麦类与谷类原料所使用的蒸馏方式有所不同,由麦类制成的麦芽威士忌是采取单一蒸馏法,即以单一蒸馏容器进行二次的蒸馏过程,并在第二次蒸馏后,将冷凝流出的酒去头掐尾,只取中间的“酒心”部分成为威士忌新酒。另外,由谷类制成的威士忌酒则是采取连续式的蒸馏方法,使用二个蒸馏容器以串联方式一次连续进行二个阶段的蒸馏过程。基本上各个酒厂在筛选“酒心”的量上,并无一固定统一的比例标准,完全是依各酒厂的酒品要求自行决定,一般各个酒厂取“酒心”的比例多掌握在6o%-7o%之间,也有的酒厂为制造高品质的威士忌酒,取其纯度最高的部分来使用。叶韬设计的蒸馏器具以黄铜为主,少部分使用了钢铁,从技术角度来说,叶韬设计的蒸馏器具非常好用,已经初步具有了蒸馏工艺半工业化的潜质,完全不像是一种试验性的器具。
可是,到底酒心怎么取用,和之后的陈年、混配工序配合起来怎么才会有好的效果,他们可就完全不知道了。所幸那些老师傅们虽然并不熟悉这种酒,但一个个都是和酒打了几乎一辈子交道的老把式了。在当初看到记录着这种特殊的酒的酿造方法的时候,这些老师傅们就开始对这一系列工艺各自的作用和互相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摸索,尤其是在大批橡木桶被运来农庄之后,老师傅们更是极尽所能,弄来了各种各样的酒来做试验,想方设法地搞明白橡木桶在陈年过程中可能对酒有什么作用。
在东平,由于粮食一直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哪怕这些年粮食不再紧缺,但用于酿酒消耗的粮食还是为数不多,东平现有的名酒,主要都是一些杂粮酒,和有充分粮食产量为后盾的春南的那些地名天下的酒在产出的名酒还有相当的距离。相应的,东平的酿酒师傅们的见识和经验也比较有限。像叶韬和谈玮馨这样,可以说是不计工本地进行一种酒的研制,也是这些酿酒老师傅们的机会。这些必然嗜酒如命的人为了能够制作出最好的酒,已经完全放开了门户之见,不断钻研讨论,不断尝试,而他们提出的各种要求,几乎都得到了满足。至于有些不可能今年就满足的,比如更多种类的麦芽,更多种类的酵母,也会在今后几年里逐步落实。
叶韬和谈玮馨一边唏噱要过好多年才能有十二年威士忌这种东西,而且以现在不断完善配方的情况来说,最初几批的十二年威士忌很可能口味很不怎么样。但这种郁闷的情绪并没有传到工匠或者手底下的军士那里。
恰恰相反,蒸馏之后酒精度高达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新酒,尤其是纯度最高的酒心,才是那些工匠们和叶韬、谈玮馨的亲信侍卫们最喜爱的东西。连一向不苟言笑的谈玮馨的侍卫长刘勇都借着视察工作为名,去酿酒的工坊里灌了一小壶在陈年工序之前口味最好的酒心,偷偷藏进了自己的行理,就更别说其他人从工匠那里把那些掐头去尾掉的部分弄出来喝,已经成为最普遍的行为了。好在这些亲信侍卫都是很有自制力的家伙,只在自己不值班的时候才少少地喝一点。他们也有不得以的地方,现在用来做实验的只有那么点酒,天晓得什么时候才能不受限制地喝到这种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