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啦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一百三十一章 累

第一百三十一章 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刚才那个说百万两课税的大臣站出来,说道:“回禀陛下,我朝盐课,每年确实有百万两,甚至还在逐年增加,想今年,增个几十万两不成问题,陛下如果废了纲法,这盐课,要征收,可就难了。”

杨改革心中已经明了,觉得这些个大臣,始终再和自己绕,始终不肯把真正的秘密告诉自己,始终不肯把最核心的问题跟自己解释清楚,直接就问了:“那宋朝每年的盐税能课多少?”

杨改革觉得,这千说万说,千绕万绕,始终绕不过“货比货”,宋朝和明朝都是大一统的封建王朝,那自己干嘛不用宋朝的记录来比一比这盐税到底是怎么回事?否则,光是一群大臣跟自己唱不能加盐税,不能废纲法,那有个屁用。

这盐税,杨改革总觉得,自己总像是在雾霭之中游走一样,看不清方向,也弄不明为什么,不知道该走向哪里。就连徐光启,说得也是含含糊糊,不明所以,其他大臣,更是劝自己不要弄纲法。这问题到底在哪里,杨改革费尽心思了半天,也没弄明白一大堆的古代专业术语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过,显然有个大臣把话说漏嘴了,每年有百万两的盐课,既然有数字,那自己直接就可以用数字做比较。或者是做一个宋代和明朝的盐课对比图,这样,岂不是一目了然了?自己是个二十一世纪的人,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吗?

宋朝,是前朝,有历史记录的,自己为何不和宋朝比较一下,这不就得了吗?

杨改革的头脑逐渐的清晰起来,这问的问题,也问到了关键,群臣见皇帝忽然问宋朝的盐税,都面带惊悚,互相望了望,没人做声,徐光启则是面无表情的不知道盯着什么,孙承宗更干脆,闭目养神。

见半天无人答话,杨改革又问道:“宋朝每年能收多少盐税?”话音里,已经带着一点怒气,杨改革看群臣的表情,就知道这里面有猫腻,见群臣是这副态度,心中更是大怒,忽悠皇帝也不带这样明显的,这分明就在皇帝的脸上写“凯子”“白痴”“傻瓜”。

一位大臣见皇帝的话越来越冷,忍不住,站出来,道:“启禀陛下,此事,要查史料才行。”

查资料?杨改革觉得这个人的话挺有意思,什么事都要查史料,那要你们这些内阁,辅臣,尚书干什么?吃干饭吗?心中怒火,已经怒不可遏了,就要发作出来。

“回禀陛下,宋朝每年能收二千五百万贯的盐课,最高甚至到过三千余万贯。”徐光启带着一点激昂的话语,将这宋朝的盐课喊了出来。

“二千五百万贯?二千五百万两银子?朕没听错?”杨改革的声音立刻提高了八斗,真的震惊了!二千五百万两银子,这个比明朝全年的赋、税总和还要高啊!我的天,要是每年像宋朝那样收两千多万两的盐税,那自己还要开什么金手指?还要什么百度?拿着这些盐课,就可以扫平李自成,踩死野猪皮了。

见徐光启将这“秘密”说了出来,其他大臣,脸色剧变。刚刚还在为每年一百万两银子的盐课奔走疾呼,叫纲法不可废,现在徐光启就爆出来,宋朝每年二千五百万两银子的盐课,这相差几十倍,叫这些大臣如立锥顶。不住的拿眼睛瞟皇帝,看看皇帝会怎么发火。

二十五倍的差距,杨改革跌坐在龙椅上,心中一片冰凉,哇凉哇凉。都说明朝的黑暗,却没想到能如此的黑,黑了二十四倍以上的利润,如果不是徐光启爆出这其中的差距,杨改革打死也不相信,差距如此的大。二千五百万两银子和一百万两银子,这之间的差距,就是统计局出面,也统计不出什么好花样来。

“我朝和宋朝领土谁大?人口谁多?盐价如何?盐税如何?”崇祯皇帝冷得像快冰,将这本来还算暖和的文华殿,冻得像块冰。

“回禀皇上,我朝比宋朝领土大,人口在册的和宋朝相仿,但是实际人口肯定比宋朝多,万万人口是有的;宋朝盐价一百二十文每斤,我朝三百六十文每斤;宋朝盐税每斤盐抽五十文的样子,我朝盐税每斤盐抽二十七文的样子;宋朝每年盐税高达二千五百万两以上,我朝每年一百万两的盐税……”徐光启显然研究过了这盐政,这数据,一溜的报了出来。

听这些数据,崇祯的心,一片冰凉。盐价是宋朝的三倍,税率只有宋朝的一半,人口比宋朝还多,收的盐税却只有宋朝的零头不到,连该收的盐税都没有收到零头。这,不该如何说了。杨改革忽然觉得,这明朝不灭亡,都没有天理了。杨改革的心,真的是被这种“天才”般的数据给冷死了,杨改革颓废了,忽然觉得,自己是在太异想天开了,还指望着中兴大明,看这种盐税的“漂没”程度,还是就这样让这个腐烂透顶的王朝自生自灭吧,大明朝,见鬼去吧!

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默默发呆,眼中透着深深的悲哀,冰凉的眼神望着远方,透出一丝丝的绝望,群臣站立于底下,望着皇帝,希望皇帝发火,已经做好了承受皇帝怒火的准备,寂静的文华殿里。压抑,难受得很。

杨改革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徐光启说这件事的时候,吞吞吐吐了,为什么说这件事的时候,顾虑那样大了。这件事,其实就是整个大明朝官商勾结,贪污漂没,欺瞒皇帝一个人而已,还把皇帝弄得云山雾罩,不明就里,以为这样就可以继续自己的快活生涯,殊不知,华夏民族的厄运就在这些人的贪婪里降临了。

杨改革的心有点冷了,自己这忙死忙活得为啥啊?又是造玻璃,又是搞纺织的,不过是想赚点钱养点军队,不让生灵涂炭吗?现在倒好,这盐税,每年就被“漂没”去千万两,只剩一个零头了给自己,那还是除以三的零头,自己这个穿越者过来开金手指赚钱,忙里忙外的,以为很牛b了,其实,不过是一笑话罢了。

杨改革的心,在流泪。

杨改革忽然发觉,自己好像很疲倦,这盐税的事,也不想讨论了,纯粹是蛋疼得没事,回家睡觉去。淡淡的说了句:“散了吧,回家洗洗睡了。”说完,拖着沉重疲倦的身体,回乾清宫了。

其余大臣面面相窥,见皇帝居然没发火,显然不太正常。似乎非常的失望和累。谁又知道,崇祯此时的心里在流泪,为华夏民族而流泪,为贪婪的明朝精英们流泪,为华夏那些惨死,为华夏陪葬的人们流泪,也为华夏的苦难而流泪。

一些人不怀好意的看着徐光启,那眼神,好似在怪徐光启把笼罩在皇帝头上的迷雾吹散,消除了雾霭,这皇帝知道了这其中的奥妙,看样子皇帝是深受打击,不知道要发什么疯呢,都怪你这个说真话的家伙,以后离他远点,拆他的台。

徐光启则一脸决绝的昂首挺胸站在那里,丝毫不动,丝毫不在乎别人毒恶的目光,眼睛盯着皇帝远去的身影,似乎在思索什么,带着一丝焦急。

大臣们纷纷摇头离去,孙承宗一直在闭目养神,睁开眼睛,见其他人都走了,才对着还站在那里呆望的徐光启道:“子先兄,承宗支持你!这大明朝,确实到了非下重药不可的地步了,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你我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还害怕什么,不是吗?”说完,孙承宗也自己走了出去。

徐光启这才松了一口气,这次给皇帝揭开盐课的重重黑幕,他得罪的人,可以说是半个朝廷,幸好,这孙承宗还支持他,皇帝还支持他,否则,他形单影独,别说改革盐税的事,就连站在朝堂上的资格都要丢掉,不改革盐课,这样下去,大明朝除了渐渐窒息,别无他法。孙承宗也没说错,自己还有几年好活?还怕什么?

崇祯杨改革则自己一个人独自回了乾清宫,上床就睡。这心,伤透了。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