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欢呼了一声,回头冲着矮墙后面的孩子们喊了声什么,一群孩子欢笑着冲了过来,有七八个的样子,最小的只有三四岁。
陈珂妍带着孩子们到路边的溪水边洗了手,一边分享着零食,一边与千金玩耍,谢军也趁机问了些关于牙山寨的事情,还有流传在山寨里的一些古老传说,文素勤甚至拿了手机将这些都给录了下来,按照考古的规矩,当地的传说往往会作为考古判断的一个重要依据。
孩子们说不清楚这个山寨的历史,但是都知道山寨名字的来历,因为后边的两座山像是两颗并立的大牙,所以就叫了这个名字,至于传说,山寨里的传说就太多了,几乎每一个山洞、每一条溪水都有自己的传说,这其中涉及山神或者仙人的也有不少,从孩子们嘴里用童稚的语言说出来,似乎更加多了一些奇幻和神秘的色彩,谢军等人也听得津津有味……
寨子里的人十分好客,对于柳书言拿出的盖着林区管理办公室大印的申请文件不屑一顾,但柳书言的请求他们全部答应了下来,于是谢军与王建军、陈廷颐三人花了一会功夫,将通讯终端机给安装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然后又在屋顶上架上一套备用的太阳能电板,再按照说明书调试好。
中午谢军等人就在好客的山民家里吃了一顿简单的午饭,下午柳书言的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找村里的老人了解当地的各种传说,好在有被陈珂妍收买了的孩子们当翻译,否则仅仅靠向导张金柱一人,这个效率可就要差得多了。
谢军与陈珂妍也跟着去听故事,虽然内容大致与孩子们讲述得都差不多,不过细节上则会更加丰富一些,最古老的故事内容可以上溯到文字出现之前的神农时代,最晚的则出现在民国时期,最多的还是山鬼林魅的传说,也有一些关于人的,神话中的古人和传说中的仙人之类的,谁也没有想到,这么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会有如此丰富的神话传说,写下来也能是一本神话小说了。
根据老人和村里的祠堂的记载,这个寨子应该出现在明朝时期,更早的时候据说还在更西边的山里出来的,那些古老的已经消失在时间长河中的故地已经不可考,但是据说是魏晋时期甚至先秦时期就存在的,真不知道,当时他们的先人是如何在大山深处求存的。
这个看起来颇不寻常的迁徙路线,却恰恰与柳书言的考古推测相符,令柳书言兴奋不已,不过按照柳书言现有的计划,考古的范围是非常大的,从大巴山的最东端,也就是靠近襄阳的那边一直到川东的长江边上,范围甚至超过几千平方公里,这么大的地方想要仔细搜索是不可能的,所以,柳书言划定了三个最有可能的地方,都是发源于神农架深处的水源源头。
柳书言的推论很简单,那就是交通问题,古时候神农架不可能有像样的道路,这样的山区即使有畜力帮助,也很难转移大量的物资文献,要知道,那时候的书可是竹简,那个重量和体积,要大规模的转移到神农架深处,只能使用水运,所以,从神农架发源的几条古河道附近就成了柳书言的重点考察区域。
而牙山寨正好就是南端长江支流单清河的流经处,山谷里的河水现在看起来很浅,不过下午的时候柳书言带着众人去仔细的考察过,那里有旧河道的痕迹,原本的河水应该比这宽阔得多,应该能通行大平底船,更何况,在战国时期,船其实没有多大的。
对牙山寨的人文和地理环境的初步考察结果,给了柳书言的更强的信心,整个下午,柳书言的脸上都带着开心的笑容,他的情绪也影响到考古队的其他队员,现在考古队可以说是士气高涨。
牙山寨的夜晚与谢军去过的其他山区不同,这里有一种很诡异和神秘的静谧,虽然山林里不时的传来野兽的悠长嚎叫声,穿过层层山峦直透人的心底,在草丛中和屋子内外,也一样有各种各样的虫鸣,还有偶尔应和一两声的狗叫,装点着热闹的山寨之夜。但是,当一个嘶哑低沉的声音,唱响起那悠扬肃穆的歌声的那一刻,整个山寨甚至周围的山林似乎都进入了一种极其庄重的安静中,只有那像是来自亘古的苍凉歌声,带着奇异的节奏,仿佛从黑暗中缓缓走来,飘摇在山寨的天空中,缠绕进每个人的心里。
围着简陋的木桌,大家停下了讨论,都屏息细听着这仿佛天籁的声音,虽然不知道唱的是什么内容,但却一点也不妨碍大家感受到歌声中要传递的那种恢宏、苍凉、悲怆和坚韧的情绪,还有满满的缅怀和崇敬,它就像是一首祭歌,祭奠天地的祭歌!
“那是《黑暗传》,原来要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听才能真正的体会到它的精髓!”柳书言握着笔的手停顿在半空,微微仰着头,肃穆的看着窗外黝黑的山林,镜片后的眼眸神光四溢,仿佛穿过时空,看到了那遥远的过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