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六个多月的延宕,消磨了所有人的激情,包括天子李纯和太子李宁,就这样,繁琐的仪式在凛冽的寒风中草草收场。两年以后,没有得到上天眷顾的太子李宁薨逝,悲痛不已的李纯为他的儿子举行了隆重的异乎寻常的葬礼,是寄托自己的哀思,还是伤心自己的身不由己?这就不得而知了。
李宁死了,角逐在他的两个弟弟之间展开,是澧王李宽,还是遂王李宥?李纯又一次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上一次,他选择了长子李宁,这一次,他会选择次子李宽吗?
是的,与遂王李宥相比,李纯更倾向于澧王李宽,但他缺少一个理由,一个可以说服群臣的理由。因为,李宽的生母出身实在是太过于卑微,是一个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的宫女。在“子以母贵”的后宫,李宽实在缺乏与李宥一争高下的资本。刚刚经历了丧子之痛的李纯,不想在这个时候与群臣发生激烈的冲突,所幸自己春秋正盛,来日方长。因此,他最终作出了妥协,同意了大臣们的意见,立遂王李宥为太子。
但不甘心就此罢手的李纯,仍然耍了一个小花招,他叫来了翰林学士崔群,让他代澧王李宽草拟一道让表,以便为将来废立太子提供一个舆论氛围。但崔群不是傻子,一眼看破了其中的猫腻,毫不客气的反驳道:“嫡子李宥入主东宫,天经地义!不存在让不让的问题。”严格说来,崔群的话经不起推敲,因为郭氏不是皇后,所以李宥算不上嫡子,但他代表了一种观点,文官集团的观点,在他们眼里,李宥就是嫡子,就是帝国储君的不二人选。
心事被人看穿,又不想站在整个文官集团的对立面,李纯只好悻悻作罢。
“母以子贵”和“子以母贵”是后宫的两大生存法则。虽然一波三折,郭氏的显赫出身,最终发挥了作用,李宥“子以母贵”,艰难入主东宫。但后位虚悬,郭氏却没有能够“母以子贵”,登上那个似乎只有一步之遥的皇后宝座,这令李宥很不安,一小半是为自己的母亲,一大半则是为了自己。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相当危险。母亲登不上皇后的宝座,就意味着自己的嫡子地位没有着落,父皇随时都可能将自己踢开,就像踢掉一颗石子。李宥每次进宫向父皇请安,都能从父皇冰冷的目光中感到莫名的恐惧,那没有丝毫父爱的眼神,仿佛在警告自己,撤掉自己的太子地位,可能就在分分秒秒之间。而一旦离开东宫,往往就意味着死亡,前太子李建成、李成乾、李重俊的前车之鉴时刻萦绕在李宥的脑海,有时甚至钻入他的梦乡,多少次午夜梦回,李宥冷汗淋漓的被噩梦惊醒。
李宥将自己的苦闷宣泄给了自己的舅舅,舅舅告诉他,你只要谨守孝道就好,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谁也抢不走!
李宥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他相信舅舅,因为舅舅的身后是母亲,母亲的身后是势力庞大的郭氏家族和整个文官集团。他开始相信两年前那三个神秘的祝福,现在,自己已经贵为太子,第二个祝福已经成为了现实,第三个祝福还要等多久?李宥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