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啦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二百五十章 谢

第二百五十章 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郑朗将他们扶起来,又让身边衙役通知各个耆户长以及圩长,能做主的长者过来。

正好借着黄知军与马知州在此,顺便将一些事办了,让他们看一看,是如何做官的。

然后与两位知州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话,四儿从渔船上买了几条鲜活的鱼,就着船上厨具做了几个菜,端上堤岸,天不冷不热,河风飒爽,郑朗不摆架子,两个知州也不敢摆架子,盘坐于地,吃了一顿便饭。

但看着圩内金黄的稻穗,郑朗心中还是涌起一种成就感,于是搬来琴,席坐于地,弹了一曲。

知州又在弹琴了,一群老百姓歪着脑袋听,好听,真好听假好听,十有**未听出来,可觉得知州十分雅趣,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喜欢与崇拜。

圩很大,一兜,大半天过去,各个耆户长才全部到齐。

郑朗说道:“你们都报了实际口数,甚至多报了一两口。”

四村设一耆户长,包括圩内、一些长者在内,百余人一起脸红起来。

知州以诚待己,可自己这群百姓做得不是很好。

郑朗不计较这个,又说道:“以后必然增加丁役,所以本官说过,圩内渔泽坡岗之利全部让出来,不会征税,但以后本官会逐一传授一些学问,让你们如何在这些沟塘坡岗生出利益,有的会变成专人经营。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竞价,价高者得之,全村百姓监督竞价,竞价前为防止恶劣报价,须交一定的担护金,任何人不得以武力与权势胁迫,若有请上诉之。竞价所得,除朝廷征百分之四的契税外,全部归村民所有,若是两村以上者,依是如此分配,以户册口数分配下去。这个我也会勒石为碑,载于河堤之上。”

圈的地方大,圩内有一些大湖,有的广达数百亩地,一个小阡陌占不下去,划归两村三村共同经营。

勒石为碑,是百姓不知道法令,有条令也是自己制订出来的,载在河堤上,以后成为一个标准,不能让后面的官吏糊弄老百姓,将自己一番心血全部浪费。

至少要让它保持几十年,若没有意外,自己还可以活上几十年的,在这几十年之内,这些石碑就是圩内百姓的最大保障。

“知州……”一大群人再次眼泪汪汪的。

“不用感谢我,我才来太平州就说过,作为一方地方官吏,是父母官,做各位的父母,没有资格,可尽力去做一个有良心的官吏,公平的官吏,给你们更好的生活。别哭,再听我说一件事。半年前我就想说,考虑到你们生活当时很苦,没有说出来,马上秋收到来,也到了说的时候,除了粮食外,你们可以多养一些猪,鸡鸭鹅,不但增加你们收入,也增加肥料来源,现在地力足,可早晚有拨空的时候,为长久计,地力用之也要养之。本官派了小吏联系一些好的品种回来,账目你们可以查看,若不放心,也可以自己去购买。若放心本官的,各耆户长将村民统计一下,将数量交给本官。”

也许不会便宜,但品种会比村民瞎买来的要好些。

对此宋人同样很讲究,甚至将北方的羊买到南方,在太湖流域培育新品种的太湖羊,使羊这个北方牲畜生生挪到南方。

又说道:“到明年诸事一定,我还会给大家另外的惊喜。”

“什么惊喜?”

“本官正在安排,有一样事物可以告诉大家,甘蔗,只是你们地太多,怕你们忙不过来。”郑朗又再次摇头。

特别是那个双季稻,活活将几个妇女累得中暑,若不是自己早有防备,派了几个大夫驻在圩内,可能会出人命。学堂的事根本不敢提,只要是**岁的孩子,全让家长拖到地里干活。学习,时间在哪里?

“知州,我们能忙得过来……”一位老者说道。

郑朗苦笑,马上再给他们一百亩地,也能说忙得过来,且不管,反正也是要推广的。站起来,要让他们散去,几个耆老对视一眼,一个老者小心地说道:“知州,小的们还有一件事想请教一下。”

“说。”

“那个差役……”老者不大好意,刚才说能忙过来,现在又说差役。

然而他们很担心,状元知州在没有事,一旦换了知州,又过了三四年,自己这些人家十之九五会成为四等户,十之有一会成为三等户,会有二成以上的人家中箭,自家的地都忙不过来,累得筋疲力尽,况且差役。

耆户长好些,就在圩内,一年也不会打扰十几次,即便打扰,不是很远,虽耽搁了事,不会耽搁太多,若是差放到外地,一家人怎么办?

郑朗皱眉头,不但去年有许多人下跪央请,今年又陆续有人央请。可他摇了摇头道:“我尽量想办法,事关重大,乃朝廷制度,我也不敢做你们的主。”

依然没有给答复,让众人散去。

回到船上,两位知州的船也跟他一道到了太平州,难得的公款出来旅游,不会马上回去。

坐在船上崔娴说道:“官人,是民心所向……”

大娘迷惑地问:“老百姓说的什么?”

差役就差役,郑、州也有,为什么求自己儿子?

“大娘,有的人想用钱替代差役,朝廷再用钱雇专人付差,两不耽搁。”

“这似乎好。”

“是很好,执行下去就会不好。娴儿,此事我们也不要去商议,两圩一出,许多人侧目而视,先将政绩稳住,眼下在我太平州能应付过来,再过一年或者两年后议此事。算有人摘桃子,摊子铺得太大,也没有人敢过来,此时会烫手的。”

“官人,你越来越粗……”几个婆婆在,崔娴一个鄙字没好说出来,飞了一下媚眼。

回到太平州,刚将两位知州安排好,朝廷诏书再次下达。

有了小青,速度快,于是王昭德与曹修睦便利用它传递奏折。

郑朗对衙役说:“让小青慢些跑。”

这是老太太赐给我的马,非是朝廷的马,你们别当真。

再慢些跑,此时小青长成成年马,一天两百来里地还是能跑出的。

但这一次却是郑朗的奏折。秋收要上来了,秋后怎么办?我不向朝廷讨要粮食钱帛,最少支持一下我的人力。

吕夷简与王曾看后,大半天未说话,真未支持财力,太平州几年的税一去,多少钱帛哪?向朝廷讨要时,写奏折了,不讨要时,什么奏折看不到。郁闷万分,但不得不议,没有在中书议,直接上了朝堂商议。

不仅他们二人略有不满,其他大臣,包括杜衍在内也有些不满。

郑朗用心是好的,不能放在朝堂上扯皮,有可能扯到郑朗离任后,事情都办不好。

然而郑朗却坏了规矩,这么大的事情你说做就做了,做得好是政绩,做得不好,太平州三万户百姓怎么办?算你有才能有把握这么做,若其他各州知州学习你,又没有才能,会形成什么后果?

杜衍等人从制度考虑的,有的人用意不是很纯正,如今的郑朗,已经到了让他们吃味的时候!

才这点大,做出了这个政绩,再过几年……不敢想像。

但是郑朗滴水不漏的做法,让他们一时半会又挑不出漏洞,只好隐忍不发。

在诸人各怀心思之下,有了这道诏书。

先是让郑朗将两圩秋收粮食全部统计上来,总产量与税务。对此郑朗没有异议,其他各州知州也等着这份数据,下面的官吏要政绩,上面的大佬们要参考。

第二份命令是发周边包括真州在内七州十五县两万百姓,两万劳力协助太平州治理诸圩,钱粮与太平州本地百姓律齐。未问给多少,给太平州百姓多少给他们多少。但不用想也不会薄,去年是几十亩良田,今年能薄吗?也未提那一州出,更懂的。都眼红了,我出人力支持你,还要我掏腰包替你付账。

郑朗也没有异议,早就准备好了。

奇怪的是第三道命令,翰林学士知制诰宋庠、崇政殿说书贾昌朝、知谏院蔡襄三人发河北流民六千户于太平州安置。

黄河决堤,分成三道入海,影响很大,那么宽的河面,几乎不到一米一亩地就成了河泽,几条河流,淹了多少耕地?从去年就在安顿,一直到今年都没有安顿好,还有近万户百姓或做短工,或靠朝廷救济度日。不是太平州缺少劳力吗?索**六千户给你解决,况且多出那么多圩田,安置六千户又成什么问题?

所以根本没有尊重郑朗意见,朝廷先斩后奏,三人以及地方官吏的配合,到处鼓说,江南好,富得流油,又是郑状元在哪里,马上兴修许多大圩,一家一户能分到几十亩良地,一年能收几百石稻米。一鼓吹,并且百姓也听说了此事。于是蜂拥而来,本来是六千户,一滚滚成了近七千户,有几百户还不是流民,仅是日子过不下去的,也鱼目混珠冒充流民卷了进来。

三人一看不好,向朝廷禀报,几个大佬商议了一下,多几百户问题不要紧,一起带上吧。于是发了许多船舶,浩浩荡荡地向太平州出发。国库还是空,几乎只给了路上的粮食,就让百姓上路。

还算不错,提前对郑朗打了一声招呼,好做一个准备。

郑朗一看诏书,跳了起来。

首先人就不对。

朝廷是好心,大宋是一个老实人,又是才子,贾昌朝也是一个才子,经学造诣很深,并且写了一手好书法,蔡襄更不用说,别看郑朗此时书法风闻天下,真与蔡襄相比,不会高,顶多相仿。至于最后谁高谁低,还要看各自以后的努力,郑朗松一松,未必会有蔡襄成就高。

三个大才子对你一个小才子,是不是很满意?六千多户百姓事关重大,不值得出动宰相,官员级别也不能小,出了三个中层官员负责,符合制度。

就是这个才子,才会出问题。大宋老实人,郑朗喜欢,作为不作为无所谓,不会来拽自己后腿,蔡襄偶尔发作一下,也是一个忠厚人,过来不会有事。中间的却会出毛病,大大的毛病。石介他们是太阳,热得让人害怕,贾昌朝这些人则是寒冰,阴柔得同样也可怕。

方式也不对,不能鼓吹得这么好,自己有什么条件能让他们马上进入小康生活?

可三个大才子不得己而为之,不这样,谁愿意背井离乡,去那么远的地方?

最后近七户人家,多少人啊,郑朗跳过了,悲嚎一声,道:“立即让所有官吏一起前来议事!”

***,不就是我沾了朝廷几年税务的光?不带这么玩的!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