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天然的黄金水道,不等于就有交通。东国由于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对于土地之上的事业,向来比较重视,对于水上的事业,向来比较轻视。即便是后世的21世纪,长江水道依然没有完全发挥出他的作用。
譬如著名的三峡工程,使得5000吨级的货轮可常年到达巴州,但是,三峡大坝的船闸设计通过能力却严重不足,上行船只至少需要等待60小时,下行船只至少需要等待30小时;更多的货物需要“翻坝”,即到了三峡大坝处货物走陆路汽车运输上下,过坝后重新装船,严重阻碍了物流与经济发展。
说东国人不重视水运,从东国各大出版社出版的交通地图册上也能看到,上面有铁路,有公路,有航空,但却少有航运与水运。诚然,水运在全国并不普及,但在长江流域或沿海省市,水运也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民国初年,因为汽车刚刚涌入东国,还没有形成气候;铁路更是因为没钱,建设严重滞后。所以相对而言水运的地位在这时还非常之高。但是,同样因为理念、制度、资本、技术等诸多原因,长江沿岸及其主要支流的航运业也相当滞后。
因此,在与各省合作中,沿长江而上,赣江、湖湘、湖鄂、巴蜀、西黔等五省,与东南签订的经济协议,主要是共建各类水运码头,共同整治航道。而且,岳山把合作的前提调低,只要能通行或停泊200吨级以上货轮的码头港口,皆可以获得东南方面的投资或贷款机会。
对此,岳山的智囊团队进行了分析,虽然要花一些钱,但其效果在一年或两年后就能得到显现。譬如在赣江沿江某县扩建一码头,13年签订合作,14年建设,15年初则可享受到扩建后带来的效益。如果不这样,而是去修一条公路到那个县,没个三五年或更长的时间,想都不要想。
为什么包括西黔,因为西黔有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乌江,乌江弯多水急,但乌江中下游的通行能力也相当不错,通航里程达1037公里,年通航能力达1500万吨以上。
岳山之所以把长江航运能力建设作为与各省合作之第一事务,除了当下之经济利益外,更有长远的考虑。
原时空,长江航运可以说是一个悲剧性话题。这个悲剧性不是翻了多少船,而是江宁一座长江大桥,硬生生地将长江万吨货轮的通行里程缩减了300公里。也即因江宁长江大楼水面跨高不足,导致只能通过5000吨级货轮,而万吨级货轮只能望桥兴叹。仅仅因为一座桥,使得长江下游到中游的运输能力至少相当于损失了一条300公里的高速公路的运输能力。而且,这300公里的高速公路,是不收费,基本不需维修的免费公路。
包括三峡大坝的船闸,1994年动工,2005年建成,但到2011年,其船闸设计通行能力就达到了“饱和”,难道,东国人做工程真的如此鼠目寸光?只管得到几年时间?
为什么江宁长江大桥只能通行5000吨货轮呢?听说当年因为东国与西方没多少往来,西方的万吨轮船不再上溯长江,长年江宁一线只有5000吨级以下的客货轮来往。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江宁长江大桥才通车几年时间,东国就打开了国门,但长江黄金水道,却被一座大桥给挡了。
此外,建设长江大桥时,整个东国处于不正常的状态,真正的桥梁专家、交通专家大多已经靠边站,即便他们知道那样不行,也没有发言权。后来虽然专家回来了,但专家成了“砖家”,在重大问题决策上,成了政治的附庸,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这样的悲剧,岳山当然要努力避免。而要避免整个长江的悲剧,别无他法,将长江水道的运输能力提升上去,让各界人士看到“水运”的巨大利益,以此改变人们的观念,才是长远之计。否则,以岳山个人之力,避免了这样的悲剧,难免不出现那样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