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啦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啦 > 民国狙击手 > 第145章 :沪海风云(1)

第145章 :沪海风云(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岳山与张孝准两人商量得差不多了,但找来朱家宝和余大鸿商量。要编制成师级部队,此前的旅长和副旅长直接升师长和副师长,明显有引动不合适。

最后采纳了朱家宝的建议,岳山担任皖省革命军司令兼第一师师长,郑永康任副师长,何开安任参谋长,下面各团团长不变;余大鸿担任皖省革命军副司令兼第二师师长,石治宝为副师长,贾行光为参谋长;张孝准担任皖省革命军参谋长兼第三师师长,柏文蔚为任副师长,余胜安任参谋长。

至于警卫团、教导团、山炮团等,由此前相关人员晋升就行。(写到编制不慢,以后不再写这内容,估计大家也不爱看)

皖省能否承载这么多部队呢?真要说起来,这点数量的部队完全是不起眼,后世东国两派在战,各有400万以上部队,总数达800万,再加上土匪、地方民团,边远山区地方军阀等,总军人不低于1000万,那时,东国亦只有4亿左右的人口。平均达到了40人养一名军人,而且还要包括军人弹药给养。

而有资料表明,在1907年左右,东国的人口在3亿零500万左右,皖省的人口在2000万左右(本来更多,太平天国几十年后,所造成的影响并未完全消失),按前面的那个比例,皖省养50万军队没任何问题。

但是,战争的潜力并不是这样计算的。二战期间,德意志8000万人口,就武装了至少800万战力不俗的正规军人。多少人参加军队承担军人之责而走上战场,主要看财政的供养能力以及军火供应能力。

皖省与其他省基本一样,皖省的政府,其实也叫军政府。朱家宝作为都督,也可叫皖军都督府,或皖省都督府,实际上属于军事首脑或军政合一的首脑。但是,皖省的体制与别人又有所不同,这就在于皖军我实际最高领导人为皖军司令部。

虽然司令部是一个陌生词,但熟悉列强军事编制的人,都明白,司令才是一支军队的最高负责人。也因为如此,在皖省,人们在尊重朱家宝时,并不敢忽视岳山,当然人们在看到岳山实力时,更不敢轻易得罪朱家宝,甚至连余大鸿都没有谁敢于得罪,因为他们三人就是一家人。

而不管外人怎么看,在皖省内部,三人都认岳山为这个班子的核心。因为从武昌起义之后,岳山实实在在地表现出了他远超普通人的智慧。

现在,岳山决定以自己的智慧介入沪海之事。

真要说起来,沪海此时的政局完全是一团糟。陈其美,沪军都督,手有实权,地位崇高,与各省大员完全平起平坐,又因为其与黄兴皆为孙氏的左右二臂,所以比普通的都督地位更高,即便湖鄂首义之地,湖鄂军政府都督黎元洪,都不敢对陈其美说什么。

前面说到,孙氏曾加入会党。孙氏现在的同盟会,其实是个会党组织。这个不是别人乱说,就在辛亥革命后,孙氏就在考虑改组同盟会。

同盟会的前身是湖湘华兴会(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和南粤兴中会(孙氏、胡汉民、汪精卫等)。继兴中会之后,全国各地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出现,主要还有苏省钱塘的光复会(陶成章、章炳麟、蔡元培、秋瑾等)、科学补习所等多个组织。

从上面的名字就可看出,同盟会并不是铁板一块。而光复会的陶成章在苏省钱塘一带的影响力,似乎远超华兴会和兴中会,毕竟,这两个地方,是光复会的老窝子。

所以,问题就出来了:钱塘苏省包括沪海,到底是听同盟会陈其美的,还是听光复会陶成章的?本来,在沪海光复中,光复会的李燮和其功绩比陈其美更大,因为陈其美陷于敌手时还是李燮和带兵救出来的,但陈其美以其背后沪海青帮的力量,硬生生地把李燮和给赶下了台。

李燮和高风亮节,不找陈其美的麻烦,一时在沪海传为美谈,甚至孙氏都致电肯定。当然,对此光复会也没什么意见。

只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在苏省钱塘沪海,谁是真正的老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