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啦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啦 > 帝国风云 > 第二百五十章 后继乏力

第二百五十章 后继乏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很快,李向龙就做出了决定,即继续出动攻击机群。

这里,不得不提到“唐太宗”级的载机量。

最初的时候,中国海军希望“唐太宗”级的载机量能比“秦始皇”级提高四分之一,即多搭载一个中队的舰载机。因此,“唐太宗”级在设计的时候,就是按照搭载五个舰载机中队的标准订下了机库与飞行甲板的面积。与“秦始皇”级相比,“唐太宗”级的飞行甲板面积增大了大约百分之十五,而机库面积则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为了增加机库面积,“唐太宗”级把原本置于机库甲板上的所有不必要的舱室,全部挪到了机库甲板下方,包括位于舰岛下面的作战指挥中心、军官餐厅、飞行员活动中心等等。也就是说,“唐太宗”级的机库几乎占据了整个二层甲板。

只是,到了“唐太宗”级开建的时候,中国海军才发现,如果不能有效发挥出舰载机的战斗力,搭载再多的舰载机都没有用,而发挥舰载机战斗力的关键,就是一次能够出动与回收多少舰载机。虽然“唐太宗”级在安装了液压弹射器之后,出动能力已有大幅度提高,但是回收能力与“秦始皇”级没有太大的区别。也就是说,“唐太宗”级利用舰载机的效率并没有比“秦始皇”级提高多少。

这样一来,在“唐太宗”级上搭载五个舰载机中队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再说了,舰载机本来就很昂贵,把这么多的舰载机塞到一艘航母上,只要航母在战斗中遭受损失,也将损失掉舰载机,显然很不划算。

最终,海军依然只在“唐太宗”级上部署了四个舰载机中队。

只是,减少一个舰载机中队,并没有让“唐太宗”级上的航空作业环境有太大改善。主要就是,“海鹰”、“鸬鹚”与“塘鹅”这三种在大战爆发后服役的舰载机,其重量与尺寸都比上一代舰载机有较大提高。结果就是,在保持四个舰载机中队的情况下,每个中队的战机数量减少到了二十架。

当然,与“秦始皇”级相比,“唐太宗”级上的空间仍然是非常富余的。

要知道,在搭载八十四架舰载机的情况下,“秦始皇”级上的空间十分拥挤,必须把三分之一的舰载机系留在飞行甲板上。相比之下,在搭载同样多的舰载机的时候,“唐太宗”级只需要在飞行甲板上系留十二架战机,其他的全都能够装进机库。只是,“唐太宗”级的飞行甲板上,总共有三十六个战机系留点。也就是说,在必要的情况下,能够把载机数量增加二十四架。

到了大战后期,在“白起”级大规模服役之后,“唐太宗”级就转到二线,其主要任务是向前线运送舰载机。在执行该任务的时候,“唐太宗”级就把飞行甲板上的所有战机系留点都用上了,一次能够运送一百零八架战机。这个数量,差不多正好是“白起”级的载机总量。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唐太宗”号不能回收战机后,所有战机都得到“唐高宗”号上降落,在除掉战损与受损无法出动的战机之后,“唐高宗”号正好能容纳下整个舰队里的舰载机,也就让李向龙没了后顾之忧。

只是,能否及时出动舰载机还是一个问题。

当时,需要降落的还有执行防空与护航任务的战斗机,而且这些战斗机都只能到“唐高宗”号上降落。

李向龙没有等待,而是首先让“唐太宗”号出动舰载机,继续攻击第二印度洋舰队。

问题是,当时“唐太宗”号上能够出动的舰载机只有二十八架,其中二十二架是俯冲轰炸机,六架是鱼雷攻击机。

大概在十点左右,“唐太宗”号出动了第一架俯冲轰炸机。

因为战斗机都在返航,而且都没有剩下多少燃油,所以李向龙没有安排护航战斗机。

以当时的情况,也没有必要安排护航战斗机,因为第二印度洋舰队里的两艘舰队航母都以丧失作战能力。

问题是,“唐太宗”级单独发起的攻击,根本没有多少价值。

根据中国海军的作战记录,当时“唐太宗”号发起的攻击,根本没有收到重大战果,只击沉了一艘轻巡洋舰与一艘驱逐舰。要命的是,在这轮根本没有集中行动的攻击中,第21舰队损失了十四架舰载机,其中十一架是被两艘快速战列舰击落的,此外还有七架战机带伤返航。

这下,新的问题来了。

“唐高宗”号还没有准备好发起攻击,“唐太宗”号出动的舰载机就返航了,因此“唐高宗”号得首先回收返航的舰载机,特别是其中因为油箱受损,已经没有多少剩余燃油的战机了。

结果就是,又耽搁了两个小时。(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readnovel。)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