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啦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啦 > 大时代的梦 > 第八十三章 原始黎陶(2)

第八十三章 原始黎陶(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塑料制品的大行其道,黎族传统制陶业开始衰落,面临失传的危险。羊拜亮老人坚持将这门手艺传承了下来。按黎族传统风俗,制陶是妇女的工种,传女不传男,有“女制陶男莫近”的说法。

因此,传承人全部是女性。如今,羊拜亮老人也将其传给了自己的女儿黄月英、孙媳文月思。在昌江保突村妇女刘梅珍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黎陶合作社。

随后,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合作社里还设立了黎族制陶传习所,带动保突村200多名妇女在农闲时学习这门手艺,在抢救濒临失传技艺的同时,也让她们通过这种技艺来增收。

如今,合作社从制陶工人到负责人,全是清一色的“娘子军”。随着昌江旅游业的发展,黎陶合作社里每天都能迎接大批游客到访,黎陶作为旅游纪念品备受游客欢迎。

据刘梅珍介绍,如今合作社内有8名固定的制陶员工,她们都是当地农村妇女,仅仅通过农闲烧制的陶器一项,就能获得每月2000元左右的收入。合作社的制陶产业在传播了黎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黎族村民脱贫致富。

一个出生在黄河边,成长在大西北,毕业分配到中原的年青画家,只因一次写生,便再也舍不得离开海南。

庞珂说,这里散落在民间的艺术瑰宝让他如痴如醉,难以割舍。20年来,他跑遍了海南的黎村,一件件原生态的黎族陶器给他的艺术和生活输入了取之不尽的激情之源。

岁的庞珂刚在一家豫剧团中任美术设计工作,心爱的画笔正勾勒出一个令人憧憬的前程。很早就想到天涯走一遭的庞珂有了一个令人心动的机会,经朋友介绍,终于可以到海南踏访山水。

多年前的那一幕,庞珂仍记忆犹新。他说,踏上海岛的那一刻,那种新奇感和兴奋劲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然而,此时更让庞珂牵挂的却是藏在大山之中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黎族文化。

庞珂说,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他作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在白沙、乐东等县市的黎村中,他再也无法控制手中的画笔,尽可能抓住每一秒画下眼前所见的一切。

后来,庞珂索性在当时的通什市当起了美术老师,并不断带领学生深入黎村写生。1986年的一天,庞珂在通什市的一个黎村中发现了让他此后兴奋了20多年的黎陶。

庞珂的视野里便再也离不开这种古老的原生态技艺。一个军用背包、一块画板、一把心爱的画笔,庞珂在20年中几乎走遍了黎族五大支系的每个村镇。他学着用鼻子喝山兰酒,喜欢上了一开始吃不惯的黎族菜肴。他千方百计与村民学沟通,用速写将黎陶及其制作技艺画在近一万张画纸上,并拍下了2万多张珍贵照片。

结婚生子后,庞珂每年仍花费三分之二的时间奔走在黎族村寨间。一次,由于久未归家,庞珂衣衫褴褛,须发蓬乱,面容黑瘦。来到自家门口时,日日思念的儿子为自己开门,却认不出他,这让庞珂心酸不已。妻子和朋友们都不理解他为何如此痴迷这些看似平凡的陶器。庞珂说,在探寻黎陶艺术之路上,自己已无法控制奔徙的脚步。

黎陶不仅是黎族人民重要的生活用品,也是重要的装饰物件和祭祀用品。但外界却有黎陶艺术来源于外省的质疑。为了证明黎陶艺术自成一系,他背上一件黎陶制品,用半年时间自费奔赴广东、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与当地陶艺进行比较,发现了黎陶独树一帜的特点。

贝壳、竹签、棉线等原生态的制作工具、水墨画般梦幻的黎陶色彩、椰壳等海南独特的烧陶原料等让庞珂坚信这是具有代表性的黎族民间艺术。

2000年以后,庞珂开始探寻黎陶艺术的发源地。琼南地区孕育了黎族的先辈,经过几年的走访和考证,他将期待的目光会聚到三亚市天涯镇布曲村。

这个住着1000多人的黎村背靠大山,山中有黎陶独特的两种陶土原料。村里的近百名妇女会制作几十种黎族陶器,是海南所有黎村中制陶人数最多的。

更让人惊奇的是,布曲村烧制的黎陶不仅品质优良,外表还会浮现出各不相同的类似水墨画的梦幻色彩,这也是其它黎村的陶器中所没有的。经研究,庞珂认为这是由于燃料中使用了椰壳,这种色彩成了黎陶最为突出的特点。

有了丰富考证成果,庞珂立即着手准备将黎陶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一个黎陶制作全过程的纪录片送至了三亚文化主管部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申报工作却迟迟没有进展。2006年,由昌江县主持申报的黎陶艺术终于被国家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虽然黎陶的申遗工作留下了一些遗憾,但不久后,他又在布曲村偶然发现了伴随黎陶制作全过程的“黎陶舞”。这种祈求烧陶顺利、祈福同族村民的古老舞蹈也在庞珂的挖掘与创作中完整重现。庞珂说,他准备努力再将“黎陶舞”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挖掘黎族文化,庞珂奔徙了20多年,整理创作了300多张黎陶绘画作品。然而,一种危机感却在他心中越来越强烈。很多黎族民间技艺正濒临失传的境地,他希望成立一个黎族民间艺术挖掘展示研究中心,不仅要将黎陶艺术完整地展现给世人,还要将骨雕技艺、黎锦技艺、独木雕技艺等尽快挖掘整理出来,让丰富的黎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黎族制陶技术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大约始于新石器时代,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与观赏价值,其制作技艺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作为黎陶发源地之一的三亚市天涯区黑土村委会布曲村,经过千年的变迁,如今掌握黎陶技术的人寥寥无几。现年75岁的符日兰老人从六七岁时就开始学习制陶,如今是黎陶技艺的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人。

她日日夜夜守护着山脚下的泥巴园,将黎陶技艺传承下来,在苍茫大地与苍翠山林间,传承着千年的文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