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啦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啦 > 暗黑大宋 > 第一四九章 东华唱名(下)

第一四九章 东华唱名(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于是他找到父亲嘀咕。

其实没有王巨的作用,赵曙也意识到这一问题,虽然是滚肉刀吧,但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因此这届科举在历史上进士数量只有二百十三人。现在因为赵顼的嘀咕,数量变得更少,只有一百九十二人。

少的不仅是进士,明经与诸科名额同样在变少,只有一百零四人。

罗曾与熊禹方哀声叹气。

只有一百九十二人,几乎是百里挑一了,他们那能得中。

但接下来又让大家喧哗起来。

有的学子在抗议,怎么这么少啊,至少来一个二百五六十名吧,不能连两百人都没有。但这有什么办法,若是存在舞弊现象还能争一争,没有舞弊现在,名额是朝廷给的,那怕只给一百名,他们还能闹翻天不成?

不足三百人,念起来很快的,官员继续读诏:“南省奏合格进士,降敕及著白襕,重戴丝鞭,其进士于兴国寺东经藏院,诸科于相国寺东经藏院期集,择日于阁门赐绿袍谢恩。”

然后那官员便进去了。

大家先是一起傻眼,然后哄闹起来。

不对啊,按照以往的惯例唱完了名,立即宣诸进士进宫,于大殿皇帝亲自接见,然后赐酒,赐笏赐袍,状元与榜眼探花佩花跨马游街。这才表示对新科进士的尊重嘛,怎么名额少了,这个规矩也改了。

很多人不服气,王巨却悄声说道:“二哥,小妹,小弟,我们回客栈收拾行李吧。”

章楶追了上来,低声问:“难道朝廷有什么新的举措?”

这届福建举子可了不得,尽管名额这么少,还是中了三十二人,整占了六分之一。

但章楶也没心思了,若是朝廷改了规矩,不再重视进士,那可不大妙。

王巨也茫然,就算他中了第八,在心中依然不屑这个进士,难道中了进士就了不起啊。国家最正确的路子乃是用科举做为选拨人才的一条路线,消除部分阶级分化产生的矛盾,不过用官用将最好还得看其政绩作为与是否有战功。一个东华门外唱出名者方为好男儿,坑害了多少真正的好男儿。

难道赵曙想改革这一弊病?

有可能猜中了,有可能猜错了,反正这届进士名额又少,待遇也差,不要用别的比较,就用嘉佑八年进士待偶比较,状元许将立授大理评事,大州判官,榜眼探花陈轩左仲通立通两使幕职官,这个两使乃是节度使与观察使,而不是普通的州府幕职官。第四范祖禹、第五龚原以及其他几名二甲进士立授知县。

但这届进士于二月二十四兴国寺期集后,一直等到三月初九,赵曙才接见,初步授官时彭汝砺等五名一甲进士只授了初等幕职官,余下为诸司薄尉,并且罢了琼林苑闻喜宴,一下子打回到咸平时候的待遇。

当然,这也引起了更大的争议,赵曙被吵得无奈了,只好在最终授官时略略加职。

但此时王巨却有些思绪纷纷,若是赵曙有这个想法矫正宋朝的最大弊病,那倒是好事。不管成败,最少为以后赵顼上位打下了一个好基础。

然后过了一会他心中叹了一口气,濮仪哪!

这件事一开始,赵曙还有什么心事做事。

…………

高中固然是喜事,不过随之而来也有着许多烦恼。

全二长子进来禀报,王巨不得不从兴国寺东经藏院走出来。

来的是一个媒婆,可她身后的人,王巨不敢傲慢,那就是翰林学士王珪,而且以后也是宰相。

找了一家茶楼,相互坐下,媒婆开始说出来意,其实不止是王珪伸出橄榄枝,陆续的有一些官员派了媒婆过来劝说。

王巨等媒婆说完道:“劳烦刘媪媪了,非是我不愿意,而是我已订下了亲事。”

“那个李家?他们对你有什么帮助?”刘婆婆不屑地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