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啦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啦 > 革宋 > 第164章 收复河内只是第一步

第164章 收复河内只是第一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徐远志到了升龙府,得知了情况之后懵了。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思索了好一阵之后才问:“赵知州,既然已经攻下交趾,为何不将交趾国王送去临安。让朝廷给他赐姓,赐官邸。而是要把他给留在交趾?”

赵嘉仁苦笑道:“这么做有什么用?若是朝廷知道了,马上就会觉得这是他们的功劳。虽然交趾比岭南更被认为是蛮荒之地,总会有那么几个人跑来这里。到了这里之后,他们又不肯经营,只想着给自己捞好处。一旦过了新鲜劲,马上就是作威作福。既然如此,还不如让徐先生你和航海行会的干部们先管着这里。”

作为有文化的大宋人,徐远志从史书中看到过许多这种描述。官员们的道德水平在越富裕的地方越高,在出过进士越多的地方越高。很多平日看着还不错的人,在那些蛮荒之地的表现仿佛被当地的蛮荒给传染了一样。

这中间固然有些别的因素,没有响应约束力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富裕之地即便进士家族不多,却被朝廷非常重视。在进士家族多的地方胡作非为,很快就被朝廷知晓。而交趾这种地方,即便胡作非为了又怎么样呢?朝廷根本顾及不了什么,能够约束官员的大概只有官员自身的道德水平。可人有七情六欲,被送到蛮荒之地的官员有几个是心中觉得知足,并且想在当地做出政绩的呢?

见徐远志有些理解了赵嘉仁的说法,赵嘉仁继续说道:“我们正在从福建路将五等户、四等户移居到这里。在这里每家能分到200亩地,就算是背井离乡,好歹让大家能够安稳的吃几口饱饭。我并非不想告知朝廷,首先是想让咱们大宋百姓能够从战争中获利,其次就是我们还没有完全拿下交趾。我是这么想的,交趾郡建立千年,自唐末才脱离。这次交趾必须重回我中华版图。若是朝廷知道,他们大概还是和以前相同,让交趾国继续存在。”

听了赵嘉仁的话,徐远志缓缓点头,然而眼睛中有了光彩。赵嘉仁所讲的都是真的,朝廷对外战争就会劳民伤财。大宋百姓们除了背负更加沉重的赋税之外别无好处,甚至被的家破人亡。赵嘉仁自己承担起了战争的费用,而他的移民政策至少让大宋的穷人能吃上饱饭了。如此作为,恰恰与劳民伤财的发动战争完全相反。

想到这里,徐远志颇受感动的说道:“既然赵知州这么讲,我也愿意为百姓做些事情。”

有徐远志这样可靠的人帮忙,赵嘉仁就安排了一下这里的架构。作为整个架构里面名义上的一把手是航海行会干事长袁弘杰,二把手是徐远志。财政部长兼央行行长则是齐叶。

这个草头班子此时最大的工作就是剿灭红河平原上一盘散沙的交趾豪强,建起以移民为主的新结构出来。虽然赵嘉仁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回广州露露面,解决一下当地的问题,却也不敢相信事情就正如他所愿。所以分派官职的工作又忙了半个月。

赵嘉仁准备走的时候,徐远志前去送行。作为有经验的老官员,徐远志趁着这半个月在河内附近走了走。拉住赵嘉仁的手,徐远志发自内心的叹道:“赵之后,你为百姓做了这么多事情,我不胜佩服。”

徐远志的感动发自内心,赵嘉仁只是微微笑了笑,却没说什么豪言壮语。徐远志明显是农业国的思维,所以他看不到利益所在。在徐远志的眼中,大宋的贫困百姓们不用承担战争带来的赋税与兵役。作为‘大善人’的赵嘉仁还提供给了贫困百姓土地,给了他们能吃饱饭的未来。

在工业国思维中,资本与劳动力才是最值钱的东西。基于这样的理念,才有美国等国家对外输出资本与技术的选择。放到此事上,赵嘉仁夺取了红河平原这个土地资本。这里水网稠密,渠道纵横,是水稻种植中心。

当农民能够吃饱饭的时候,囤积大米这种物资毫无意义,他们必须将大米卖出去换取更多工业品。城内的工人可以用钱购买粮食,工人们服务的工厂则找到了商品销售地。而作为赵嘉仁,他掌握着货币这个一般等价物的发行权。那些纸票票就可以购买劳动力,没有什么能比这个买卖更划算,更一本万利。

比盈利,比剥削,工业社会比农业国强一万倍。而且工业社会也创造出农业社会根本无法想像的美丽新世界。

当然,此时不说些徐远志无法理解的东西是正确的选择,此时说些徐远志能够理解的话同样是正确选择。

赵嘉仁笑道:“我早就知道徐先生有为国为民的心思,既然你肯在这里为百姓造福,那就拜托徐先生了。航海行会里面的人们没那么多见识,我最担心他们简单的使用武力解决所有问题。”

徐远志听得出赵嘉仁说的是真心话,他笑道:“赵知州不用担心,只要我还在这里,该剿灭的自然要剿灭,不该去动的也绝不会让他们去杀。”

离开交趾,赵嘉仁赶回广州。与交趾惊天动地的变化相比,广州的变化就没有那么剧烈。然而赵嘉仁依旧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也在发生内在的变化。城市里面的人口大大增加。这也是必然的,且不说冶铁业,光是运输行业就发展的非常好。船队,码头需要人,整座城市当然就增加了许多人口。

不过赵嘉仁刚进了官署,下面的人就送上来许多公文。这些下面官员能处理的,他们自然都处理过了,剩下的都是无法处理的。赵嘉仁先看广南东路的公文,连着翻看了几份,内容居然都一样。公文里面都是指责并且恳求赵嘉仁知州不要再从他们的地盘内再拐人到广州府。

进到内容相同,赵嘉仁索性先把这些个没出息的公文给放下,转而去看福建路的公文。那些福建路没出息的官员发来的公文内容与广南东路的公文如出一辙。都是请求赵嘉仁不要做得过份。

不就是走了点穷人么?赵嘉仁心里面对这些官员的矫情表示了很大的鄙视。穷人在当地日子完全过不下去,为何连迁走的权力都没有了?把他们留在当地继续挨饿溺婴,对当地有什么好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